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整洁干净。是谁将铜都装扮得如此美丽?是每天披星戴月的环卫工人,他们用手中的扫帚和簸箕画出了铜都大地美丽而洁净的画卷。
近年来,全市环卫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行业精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辛勤劳动,为全市人民创造了文明、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全市环卫系统坚持精细管理及“一日两清扫、全天候保洁”的作业方式,坚持开展“三根”清洗等深度清洁行动,推动清扫保洁常态化。采取购买服务方式,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此外,垃圾转运设施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成效初显,初步建立了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与终端无害化处理系统。
在坚持精细管理,推动清扫保洁常态化、提升市容市貌的同时,我市还在推进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统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等方面用力,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坚持循环发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今年以来,市区日均生活垃圾量已达360吨,垃圾处理矛盾日益突出。全市各级环卫部门克服运力不足等诸多困难,多方寻求解决办法,确保了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9月27日,市政府与铜陵海螺正式签订生活垃圾处理二期项目建设协议,预计2017年6月建成并投入运行,铜陵海螺生活垃圾焚烧厂日处理能力将从一期项目日均处理能力270吨提升到600吨,更好地满足我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需要。
同时,完成宝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及生态恢复工程,今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另外,我市不断探索集中处置餐厨废弃物,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今年4月12日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试点收集、接纳全市24个已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住宅小区和7家餐饮企业、1所学校食堂的餐厨废弃物。截至9月底,累计处置餐厨垃圾1352.3吨,初步建立了餐厨垃圾收运和处置体系。为解决全市建筑垃圾堆放和处理问题,2015年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年处理建筑垃圾200万吨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开发再利用项目,预计2019年建成。自此,全市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取得突破。
坚持统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观。针对枞阳县环境卫生体制较为薄弱的现状,我市深入调研、多方协调,推动枞阳县政府在全境建立了“清扫保洁以乡镇为主体、垃圾转运处理以市场化为主体”的全新环卫管理制度,改变了枞阳县农村垃圾无人清运的状况。同时,积极推进枞阳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全覆盖。加强我市近郊乡镇环卫管理。近年来,县、区市容环卫部门抬高标杆、自我加压,主动将城市环卫管理标准向近郊乡镇延伸,不断健全环卫管理体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监督检查考评,近郊乡镇环境卫生水平显著提高。在全市384个行政村6679个自然村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坚持关心关爱,环卫职工权益保障有力。近年来,全市环卫职工收入逐年递增;同时,开展各类关爱行动,表彰长期坚守岗位、兢兢业业,为城市环境作出突出贡献的环卫行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坚持开展“环卫工人节”庆祝活动,广泛开展环卫事业和环卫工人形象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对环卫事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积极推荐环卫职工参选“铜陵好人”,徐升、窦晓蕾等一批先进工作者当选,树立了新时期铜陵环卫职工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广大环卫职工清洁环境、服务社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在市区7条主干道打造了首批25个爱心“环卫工人休息驿站”,全市环卫工人工作环境不断优化。
环境卫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最直接的体现之一。下一步,我市将秉承“清洁城市、造福人民”的根本宗旨,保持和发扬环卫行业的优良传统,励精图治、实干担当,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为优化市容市貌保驾护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