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讯 漫步在芦溪县上埠镇大街小巷,焕然一新的挂壁式垃圾箱、摆放整齐的垃圾桶、统一着装的保洁员、干净整洁的道路,镇域环境实现了由“灰姑娘”到“靓姑娘”的美丽蜕变。上埠镇积极响应萍乡市委、市政府及芦溪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号召,率先在全县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细化标准、强化措施,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辖区面貌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资金带动 环卫设施逐步完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镇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完善环卫设施建设,推动环卫一体化工作顺利开展。由镇统一部署,村具体实施,高标准投资180余万元建设一座“房子”——垃圾中转站,投入100余万元,为19个村(居)配备了150余个垃圾转运“箱子”、购置了20辆“车子”;购置垃圾“桶子”11000余个,户均配备了垃圾桶1个;年投入60余万元将全镇垃圾托运至麻山垃圾处理厂,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在全县率先投入230余万元完成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并投入使用。按常住人口3‰的标准要求各村居配备村居保洁人员,目前辖区农村共有保洁员127名。保洁员统一配备保洁服,实行“一班制”清扫保洁,做到“一日一扫、巡回捡拾、全日保洁”,使村居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市场驱动 市场化运作率先实施
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全方位覆盖、一体化管理”的“长效保洁”机制,该镇以山口岩管理处、茶园村、中埠村为先行试点,逐步探索户分类、村收集、市场化处理的管理机制,按照“政府补贴,镇村共担,农户适当出资”的原则,政府出资采购垃圾运输车、勾臂式垃圾箱等环卫基础设施,各村向每户村民收取5—10元,店面、摊点、厂矿企业合理收取不等的垃圾清运费来弥补资金缺口,就地聘用保洁员负责村居环境卫生保洁,有效推动了村居整体保洁水平的提升,带来生态、社会、民生的三大效益叠加,化解了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双重角色冲突。
镇村联动 村居环境全面改观
“众人拾柴火焰高”,该镇实行镇村联动,集中力量,打好城乡环卫一体化“攻坚战”。以辖区芦南线、武功山旅游公路、宝安大道等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破立并举,对道路周边环境集中进行了“三项整治”。除了彻底清理各类存量垃圾、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拆除各类乱搭乱建、破损广告牌等,统一设置了广告区、菜园地,对沙场等进行了围挡,取缔了村居内废品收购站。经过持续一个多月的集中整治,清理各类垃圾10万余立方,粉刷墙面近2千平方,绿化3万余平方,拆除违规建筑147处、共计6500余平方米,营造了一个干净卫生、安全畅通、群众满意的公众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