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俺们扔垃圾,找个垃圾桶也要跑出好几百米,一下雨村里的土路也没法走,街巷的卫生也不好。现在,家门口不远就有垃圾桶和垃圾箱,道路硬化也正在进行着,随处可见保洁员在清理大街小巷的卫生,路也好走了。”说起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北沙井村村民王立波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该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为目标,不断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力度,按照环保与环卫共治,社会发展与改善人居环境并行,营造和谐统一、洁净优美的生态环境的思路,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及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群众生产生活环境面貌得到不断改善。该区石马镇更是多措并举,助力乡村环境改善。
强化领导,广泛宣传。该镇成立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委办负责人和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暨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悬挂条幅、微信、教育宣传栏、发放明白纸、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暨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意义,发放《石马镇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11000张,融合垃圾分类和健康宣传,设置固定宣传栏20余块,营造了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健全队伍,完善配套。该镇与桑德公司合作走市场化运作路子,配齐保洁设施和保洁管理人员。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区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对生活垃圾实行定人、定点、定时收集、分类处理,从源头上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产废物对村庄环境的污染问题。投资1600万元,日处理能力3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行;投资400万元的垃圾压缩中转站运行,成立130人组成的环卫保洁队伍;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在主次干道两侧设置100余个大型垃圾箱、800余个分类垃圾桶和4辆钩臂式运输车,环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全面发动,综合整治。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按照高起点、高标准、标本兼治的原则,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发动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五阳湖周边38家经营饭店进行关停,彻底解决了饭店油烟、污水、餐厨垃圾污染问题并加强巡查管理,确保不反弹。对乱搭乱建、违章建筑“零容忍”,拆除违法违规建筑物、构筑物3万余平方米。
完善制度,长效管理。将环境卫生工作纳入规范化、专业化、日常化的管理轨道,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彻底解决整治后反弹问题。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村民卫生“门前三包”、垃圾集中处理、督查考评等制度,先后制定周末休息日保洁应急预案、重大节日保洁应急预案、恶劣天气保洁应急预案、重大活动保洁应急预案等,逐步形成了“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城乡环卫管理体系。
强化督导,确保实效。积极探索环卫工作新模式,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督导组,对桑德环卫公司和各村进行日检查、周考核、月通报。每年年中,组织对各村环卫一体化及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现场点评,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树优挂钩,切实调动各村积极性和参与度。
环卫一体化是乡村振兴的“奠基石”。该镇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全面推进五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