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村,四周青山绿水环绕,村里一处占地400多亩,集垂钓、餐饮、农村旅游于一体的休闲垂钓中心项目目前正在修建中。
“以前这里是杂草丛生的荒地,垃圾多,后期通过环卫公司对村里进行有效的治理,水清了,路净了,正在建设的农庄也可以带动很多的贫困户就近务工,另外村集体也会增加可观的收入。”白云村党支部书记周真广说,垂钓中心项目的成功落户得益于郊区城管执法局牵头实施的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项目实施后,由专业的保洁公司进驻村里进行日常保洁;村委会则通过“村干部包片,党员包组,老百姓实行门前三包”从旁协助。如今的白云村有着“雁栖枫沙,白云人家”的美誉,闻名而来合作或投资的项目越来越多。
行驶在通往郊区老洲镇联合村的公路上,只见道路干净、整洁,两旁尽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在联合村村民周大寨的鱼塘边,周大寨开心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这鱼塘面积大约1亩,养了小龙虾,年收入约1万元。”他家门前的鱼塘原本是条“垃圾沟”,通过清理陈年垃圾和配备环卫设施,如今摇身变成了“养鱼塘”。
农村环境面貌与脱贫攻坚息息相关。“自2018年11月起,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市场化管理新模式,先行在江北三镇(老洲镇、陈瑶湖镇、周潭镇)试点实行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致力于提升农村环境。”郊区环卫站站长吴静介绍,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内容包括: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道路管护、河道管护、美丽乡村管护、垃圾收集转运等。通过多方联动,推动多部门工作紧密结合、齐抓共管。
项目实施助力脱贫攻坚,江北三镇环卫一体化中标单位共配备各类工作人员810人(老洲镇343人、周潭镇203人、陈瑶湖镇264人),其中贫困对象310人(老洲镇140人、周潭镇70人、陈瑶湖镇100人),在大幅度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水平的同时,也助力贫困对象就业脱贫,提高了众多村民的收入。
今年年初,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郊区环卫站和物业公司主动担当,妥善完成了疫情时期的生活垃圾转运任务。“当时为了减少人员流动,我们运垃圾就一条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每个村增加果皮箱,驾驶员就早上起早、晚上加班,确保每个村的垃圾不积压。”嘉源物业公司老洲镇环卫一体化项目经理杨兴峰说。同样在汛期,环卫保洁压力陡增,该区在保障农村日常保洁的基础上,还将保洁范围扩大到抗洪一线,做好江堤的垃圾清运。
截至目前,郊区江北三镇环卫一体化项目已实现规范化、科学化运转,工作人员全部配备到位,设施设备配备率100%,累积清运垃圾量约1.5万吨,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